常熟博物馆(中国美术家网会员主页)
博物馆首页 / 博物馆概况 / 最新动态 / 学术研究 / 珍品赏析 / 展览活动 / 收藏理论 / 收藏知识 / 收藏视频 / 联系我们

        《明宣德青花蕉叶卷枝纹瓜棱罐解析》

          《明宣德青花蕉叶卷枝纹瓜棱罐解析》
             常熟博物馆藏有一件青花瓷罐(图1),高12.2、口径7.1、腹径14厘米、底径与口径相若。小口,短颈,溜肩,腹呈八瓣瓜楞形,腹下渐收,底足平切,浅圈足,足内满施白釉,无款。罐口及圈足饰青花弦纹两道,腹部绘主题纹饰八组,为相间的青花变体蕉叶纹与卷枝纹各四组。该罐造型精美独特,釉质光洁莹润,青花呈色艳丽,纹饰怪异夸张,散发着异域情调。 
              这件青花瓷罐是70年代于民间征集到的,其青花发色浓艳,聚釉处有细微铁锈疤痕,根据“苏麻泥青是永宣,铁锈疤痕是特征”,当时署“明宣德青花蕉叶缠枝花纹八棱鸡心瓶”,但是对于它的年代一直存在争议,对其名称也有一定的误识。该青花罐纹饰怪异夸张,宣德时期未见,似晚于宣德,后又被定为明正统。青花发色蓝艳,与回青有很大相似,因此又曾被认为属明嘉靖,最后出于稳妥则标明代。熟悉瓷器鉴定的都知道,明永宣官窑青花瓷,数百年来一向被收藏家珍视,明代即有仿品,清雍正、乾隆皇帝乐于仿古,仿永乐、宣德的青花铁锈疤痕有较高的水平,因此也有部分人怀疑它或许是清雍正或乾隆青花。甚至有人认为它不过是民国时期的仿古瓷或是相当于民国时期的日本瓷器而已。在他们看来,该罐器型如此新奇,釉质如此洁白,修胎如此规整,青花发色如此鲜明,主体纹饰如此夸张,宣德时期很难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众所周知,瓷器鉴定,首先是辨真伪,其后,元代以前必须断代,分清窑口。由于元代以后,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制作中心,分官窑、民窑,因此重在断代、分期,最后才是评其价值。而青花瓷器鉴定又有其特殊性。青花瓷首先出现在唐代,如巩县窑唐青花宝相花纹碗、青花菱形纹残壶,而后直到元代才在景德镇大放异彩。明清各时期官窑所用青料有其显著时代印记,民窑纹饰也有其独特性,因此青花瓷鉴定专家张浦生先生总结出鉴赏青花瓷的真谛:“一看青,二看花,官窑看青,民窑看花”。
              该器胎体坚白,釉质纯净,青花发色极佳,疏密相宜,修胎规整,瓜棱造型端庄大方,异常精美,应该肯定这是一件真品。那它到底属于哪个年代?它的准确名称又该是什么?
              一件瓷器是明代(不管是宣德、正统还是嘉靖)、清代还是民国,亦或是日本瓷器,在它的工艺上(包括造型、胎釉、青料、纹饰、制作工艺、款识等)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时代的印记。明代瓷器造型敦厚,线条柔和。而清代大件多,线条生硬;明代青花发色深沉含蓄,多为青白釉,清代青花清亮漂浮,釉较白;明代多写意,清代多写实;明代工艺相对粗糙,琢器多有明显的横向胎接痕,清代工艺精细,琢器是竖向胎接痕,且不明显;明代器物足跟多呈尖状,圈足浅,清代圈足多为滚圆的泥鳅背;明代口沿较厚,有凝釉现象,清代口薄;明代底足常见窑红,清代则没有。至于民国瓷器,已经不是中国瓷器制作的顶峰,多粗糙之作。而日本青花瓷器,发色艳丽,漂浮刺目,纹饰有其民族特色,胎骨厚重,胎土细腻,叩之有金属声,与中国万历、天启时的青花瓷以及德化窑瓷器有很大相似。
          根据这些,我们来一一的剖析这件青花罐。
              (一)造型及工艺特征:该器造型古朴典雅,呈瓜棱型,或者称瓜楞型。这种造型,笔者不必去考证最早何时出现,常熟博物馆藏唐代越窑青釉瓜楞型水盂(图二),足可证明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五代及宋元时期也有一定数量的青白釉瓜棱罐及青釉瓜棱罐传世。元青花中,常出现八棱形、葫芦形、四方形,它们的工艺应该也是相近的,这些独特的造型对明清青花瓷器的造型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宣德器型相对更多,在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提到一件宣德款青花瓜楞鸟食罐,足可证明宣德时期是有这种独特造型的。而最有力的证据是,耿先生在该书中同时还刊登有“图82宣德器型示意图之四”的第五件(图三),就是瓜棱罐,它与常熟博物馆藏这件,两者在造型上看不出有任何区别。同时,该青花瓷浅圈足平切,外表光洁,然罐内,手摸之感觉却凹凸不平,有明显的几道横向环状胎接痕,这些也是明代琢器最显著的时代特征。
              (二)胎釉与青料。该罐胎体精细,釉质莹润,令民窑望尘莫及,其精致程度恐只有官窑才能达到。器口较厚,聚釉处呈浅青色,这些也是明代青花瓷胎釉的特征。该罐青花发色呈靛青泛紫扬艳,渗入肌骨,含蓄深沉,因此显得端庄典雅,不似清代青花浮于表面,清亮露骨。同时聚釉处有明显晶状铁斑,尤其是在蕉叶以及卷枝纹的主干部分。这说明它采用的是进口青料——苏麻泥青。苏麻泥青是郑和下西洋时从西域带回,官府垄断,数量较少,弥足珍贵,仅永乐、宣德两朝官窑使用。由于苏麻泥青是高铁低锰型进口料,发色浓艳,烧出后有“铁锈疤痕”,因此成为公认的判断永、宣青花瓷器最主要的依据。虽雍正、乾隆皇帝擅长仿古,然由于没有苏麻泥青料,根本不能达到铁锈疤痕的效果,只能通过浓笔重彩的方法刻意点染,以期达到仿制的目的。详细可参照常熟博物馆藏清雍正青花一束莲纹盘(图四)、乾隆青花一束莲纹盘(图五),与常熟博物馆藏明永乐青花一束莲纹大盘(图六)进行对比。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回青,实际上回青虽然与苏麻泥青在发色上有相似之处,即都呈色蓝艳,但是回青不会出现铁锈疤痕,因此两者是有显著区别的。可参照常熟博物馆藏明嘉靖青花团龙纹方盖罐。(图7)
              (三)绘画方法及其纹饰特点。明代早期的绘画用实笔,一笔点划,宣德开始用两支笔勾勒渲染,后期(包括嘉靖)直到清代一直采用的是单线平涂,混水,分层次。这件青花罐显然采用的是实笔绘画,勾勒渲染,起笔、落笔处笔触清晰可见,完全是明早期至宣德时期的绘画风格。同时青花线条柔和自然,曲折回环,画意是写实,绝不似清代的线条直来直去。其次是布局及纹饰。正统时期多云雾渺渺,人物仿佛置身仙境,而该罐布局疏密相宜,与空白期相对繁密的风格(包括正统时期)是有一定区别的。其口沿及底足绘两道青花弦纹,这也是明宣德时期至成化时期经常采用的简单装饰手法,同时两道弦纹有粗有细、有浓有淡、有头有尾,与明代底款的青花双圈异曲同工。再看主题纹饰,笔者认为是蕉叶纹与卷枝纹,而非缠枝纹、折枝纹,与卷草纹也有一定区别。缠枝纹其图案花枝缠绕不断,折枝则截取花卉花果的一枝或一部分,卷草与卷枝的区别是只见茎蔓,不见叶形,这件显然呈卷状,且有枝有叶而无花,因此应是卷枝纹。这种纹饰元代直至明清时期较多见,只是每个时期它的变化程度不一样。然而这件与元明清国内青花蕉叶纹及卷枝纹还有些区别,它是变体大卷枝纹与大蕉叶纹相结合作为主题纹饰,这在国内永宣青花中几乎不见。且纹饰极为粗犷,使人一眼便觉异域风情,同时颜色鲜艳,与日本瓷器有相似之处,因此有人误断为日本青花就不足为怪了。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纹饰?众所周知,青花是最富有东方民族审美情趣的瓷器品种,它起源于唐代,到了元代,大量的青花瓷器就是专为销往国外特烧的,比如在埃及、土耳其、伊朗等伊斯兰教国家,就发现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大盘,国内却几乎不见。而明代瓷器的大量外销,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在郑和下西洋期间,携带大量的瓷器,所到诸国,基本上都有使用我国瓷器的记载。由于海上贸易的发展,中国瓷器在造型和纹饰上都受到了国外的影响。永乐、宣德时期,出现了书写阿拉伯文的青花瓷器,到正德时最为流行,如常熟博物馆藏明正德官窑青花阿拉伯文瓶(图8),因此具有异域风情的瓷器在中国虽为数不多,但也有一定的比例。而这件青花以大蕉叶纹与大卷枝纹作为主体纹饰,表现方式大胆放纵,它极有可能是受到国外的影响,大概属于中西器型与纹饰的结合体,也可能属于当年销往国外或未来得及销往国外,后经使用后保存下来的传世品,这批瓷器的存世量应该也不小。
              (四)定其年代。明代统治等级森严,各时期官窑、民窑所用青料也有严格规定,若越制,则要杀头治罪。永宣时期的苏麻泥青料,政府垄断,只有官府才能使用。同时明初官窑与民窑的水平差异极大,直到嘉靖后,出现官搭民烧,民窑瓷器制作水平才逐渐赶上官窑。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是一件明代永、宣时期的青花官窑瓷器珍品。那它到底属于永乐还是宣德?我们先来看看永乐与宣德青花瓷的区别。(可参照常熟博物馆藏明永乐青花一束莲纹大盘,图6)所谓永宣不分家,有时候不分清反而更合适,统称永宣青花,既简单又准确。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永乐青花呈色鲜艳,笔触感比宣德强,铁锈疤比宣德要明显得多,抚之有凹凸不平感;永乐纹饰较宣德疏朗;宣德粗犷,永乐秀美;永乐基本无款(篆书款极少),宣德器款满器身;永乐多细砂底,而宣德大多底部施白釉;永乐釉面肥亮,比宣德更显青,宣德瓷器釉面多有橘皮纹,这也是宣德瓷器的一个显著特征。对照这一件瓷罐,笔法粗犷,釉面较为莹润光滑,铁锈疤痕不是特别明显,笔触感也不似永乐强,底部满釉,呈浪荡状如橘皮。同时参比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图82宣德器型示意图之四”中第五件,造型与我馆藏的这件一模一样(图3)。耿先生这样描述:“瓜棱罐,通身作瓜棱形,圈足,器身分别间绘大卷枝叶及蕉叶纹,青花色调深沉”。这段描述与常熟博物馆藏这件无论是造型、工艺还是纹饰都如出一则。这足以证明常熟博物馆这件藏品就是耿先生讲的宣德青花瓜棱罐,想必故宫或其它国内收藏机构也有类似藏品,笔者阅历浅薄,未能见到,实为遗憾。当然也有人会提出为什么如此精美的官窑器没有年款,不是说“宣德款盛”吗?所谓“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竖花四双单圈,晋唐小楷最出群。”实际上,官窑并不是专指有帝王年号款的一类瓷器,分有款官窑与无款官窑两种。有款官窑包括御窑厂生产的精品(永乐后大部分有帝王年号款)以及清代王公大臣订烧之器。而无款官窑则含朝廷在民窑中订烧的器物,还有民窑进贡的优质品,朝廷作为样本,比如南京博物院藏的成化莱菔菜纹盘。常熟博物馆藏清雍正仿永乐青花缠枝花纹石榴尊(图9),器型精美,胎体坚致,釉质纯净,青花发色极佳,其精致程度完全可与官窑可相媲美,然底部满釉无款,它也应属于官窑一类。另外还有一种应该是外销瓷中的精品。现在国内人士对外销瓷认识微有偏差,认为外销瓷不如国内瓷器好,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国外大量精美元青花,甚至是国内的2倍多,就是一个例子。因为是外销,因此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关订购者、烧制年代及其图案的中文记载,加上史料记载和参照物的缺乏,使得目前对这类纹饰内涵和价值难以做到全面的认识。常熟博物馆藏的这件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非常精美,再加上使用的是官窑青料,应该属于官窑无疑。它或是受外来影响的瓷器,或是属于外销瓷。因此这件瓷器没有款识就可以理解了,这是由其无款官窑的性质所决定的。同时,由于其修胎规整,釉质白润、工艺精细再结合其纹饰特点,该罐当属于宣德晚期。
              今年11月22日,张浦生先生带领学生来我馆鉴赏瓷器,他对该罐赞不绝口,他的鉴定结论与我们也不磨而合。一件如此精美的明代宣德官窑青花,被忽视了那么多年,如今应该给予其公正合理的评价,它的准确名称应该是“明宣德官窑青花蕉叶卷枝纹瓜棱罐”。精美的瓜棱造型、光润的釉质、严谨的工艺制作、艳丽的青花发色,浓郁的异国风情、夸张的表现手法,中国青花瓷制作史上的第二个顶峰永宣青花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写就。从参考品到藏品,再到以后的文物定级;从嘉靖青花到“日本瓷器”、清仿古瓷,它逐渐的被人们认知、重视,这正是文物的魅力所在,它必将成为常熟博物馆近200件官窑瓷器中的一员而备受尊崇。
              一件署款的官窑瓷器,无疑被人们一眼看穿而重金难求,而一件无款官窑,往往被人们忽视,它的鉴定则靠的是眼力和学识,这才是收藏家应该努力的方向,文物鉴定与收藏的最大乐趣莫过于此,这也对当今的收藏界是一种启示。
          套用著名诗人、收藏家王德安先生的一首诗:“像蓝天一样蓝,像大海一样蓝,青花瓷艺写着悠远、写着浓重、写着深沉。像火焰一般蓝、像青铜一般蓝,青花瓷上有一片记忆、有一片热忱、有一片纯情。”


      最新动态
      ·《报慈小学木子版画社“版之迹”学生版画作品展》在博物馆展出
      ·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刘谦一行参观常熟博物馆
      ·常熟博物馆即将推出《金玉满堂——南京出土金银玉器珍品展》
      ·《常熟博物馆藏名家楹联展》在福建博物院开幕
      ·《金玉满堂--南京出土金银玉器珍品展》开幕式在常熟博物馆举行
      ·“常熟博物馆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仪式在报告厅举行
      ·无锡新区人大一行参观常熟博物馆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飏一行来我馆调研文化工作
      ·常熟博物馆举行“2011年度常熟博物馆志愿者座谈会”
      ·2012年第1期《常熟文博》印刷出版
      珍品赏析
      清 钱陆灿铭抄手端砚
      清 象牙雕荷叶形盘
      元 剔犀如意云纹漆盒
      唐 鸾凤纹镜
      • 电话: 0512—52776855 邮箱: cs_museum@tom.com QQ :
      •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北门大街1号
      Processed in 0.326(s)   20 queries